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3150340011035
课程负责人:徐新伟
课程中文名: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
课程英文名:Ecological Field Practice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
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48
授课对象:生态学专业本科生
(一)教学目的
1.强化生态学基础课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对生态学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其对生态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2.加深学生对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和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
3.训练学生野外调查、标本采集等基本技能和生态学工作方法。
4.引导学生在自然界中关注生命现象、发现科学问题,培养其从事野外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水生植物类群的形态多样性,学会用规范的术语描述水生植物类群或个体。
2.认识水生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掌握重要类群的分类学特征,识别常见的或代表性的水生植物。
3.掌握水生植物分类学基本方法,学会使用分类检索表和植物图谱等工具书鉴定植物类群。
4.掌握GPS定位仪、浊度仪、水质监测仪、采水器等野外工作常用器材的使用方法。
5.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学会样地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水生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熟悉水生植被分布规律。
(三)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是植物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内容的野外实习课程,野外教学时间不少于6天。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内容
| 学时
|
水生植物群落调查、采集水样、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
| 24
|
测定水质指标
| 8
|
制作水生植物标本、处理群落样方采集的动植物样品
| 12
|
参观生态截污工程、污水处理厂
| 4
|
(四)教材与参考书
1.赵家荣、刘艳玲:《水生植物图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赵文:《水生生物学》(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五)考核方式
1.野外实习报告:70%。
2.野外实习综合表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