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3150340011034 | 课程名称:生产实践 |
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 授课对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 |
课程学分:2 |
| 课程学时:48 |
授课教师:(负责人) | 姓名:徐进平 | 邮箱:jpxu@whu.edu.cn |
授课教师:(团队成员) | 姓名:黄玉屏 |
| 邮箱:yphuang@whu.edu.cn |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前导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
二、课程简介
生产实践综合实习是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教学实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现场的讲授、参观、上岗实习、讲座和讨论等多种形式,一方面巩固了在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获得了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不易学到的生产现场的实际知识。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现代发酵工程的特点,发酵生产工艺流程、发酵工艺过程控制。通过实践环节的锻炼,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锻炼。同时,使学生能够扩大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真正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将来胜任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 内容 | 学时 |
1 | 菌种的选育及扩大培养 | 3 学时 |
1.1 | 工业微生物菌种 |
|
1.2 |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选育 |
|
1.3 | 种子的扩大培养 |
|
1.4 |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
|
|
|
|
2 | 工业发酵用培养基的配制 | 8 学时 |
2.1 | 工业发酵用培养基的要求 |
|
2.2 | 培养基的构成 |
|
2.3 | 培养基各组分的作用 |
|
2.4 | 培养基的设计 |
|
2.5 | 培养基各组分的常用物质 |
|
|
|
|
3 | 工业发酵过程灭菌 | 6 学时 |
3.1 | 培养基灭菌方法 |
|
3.2 | 分批灭菌方法与连续灭菌方法的设计 |
|
3.3 | 空气的灭菌 |
|
3.4 | 发酵器与补料液的灭菌 |
|
|
|
|
4 | 工业发酵中接种物的扩大 | 2 学时 |
4.1 | 发酵时接种物的扩大 |
|
4.2 | 对生产发酵器的无菌接种 |
|
|
|
|
5 | 发酵器的使用 | 3 学时 |
5.1 | 发酵器的基本参数 |
|
5.2 | 筒体发酵器的基本结构 |
|
5.3 | 无菌统计的实现和维持 |
|
5.4 | 阀门的种类与选择 |
|
|
|
|
6 | 发酵过程控制与优化 | 18 学时 |
6.1 | 发酵条件的影响及其控制 |
|
6.2 | 泡沫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
|
6.3 | 发酵终点的判断与自溶的监测 |
|
6.4 | 发酵染菌的防治与处理 |
|
6.5 | 通气和搅拌 |
|
|
|
|
7 | 发酵产物的回收与提纯 | 4 学时 |
7.1 | 发酵产物的回收与提纯的依据和基本过程 |
|
7.2 | 回收与提纯发酵产物的不同方法及其作用 |
|
7.3 | 不同回收与提纯发酵产物方法的原理 |
|
|
|
|
8 | 清洁生产与发酵工业废水净化 | 4 学时 |
8.1 | 环境污染及微生物,微生物形成的污染及水质污染及净化 |
|
8.2 | 微生物处理废水的必要条件及其方法 |
|
8.3 | 常用废液处理设备及其作用 |
|
四、课程成绩评定
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能联系工作实际、以论文格式撰写一份“生产实习报告”。 按照生产实习中的具体表现 80%和“生产实习报告”20%,综合评定成绩。
五、教材及参考书
1. 指定教材
暂无。
2. 参考书
1) 陶兴无。发酵产品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2) 余龙江。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 夏焕章。发酵工艺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4) 陶兴无。发酵工艺与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5) 陈坚,堵国成。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6) 韦革宏,杨祥。发酵工程。科学出版社,2012
7) 葛绍荣。发酵工程原理与实践。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8) 陈洪章。发酵过程外界周期作用:原理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