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1300344
课程负责人:汪小凡
课程中文名: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
课程英文名:biological field practice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72
授课对象:生物科学类专业本科生
一、教学目的
1.强化生物学基础课教学的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对宏观生物学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其对生物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2.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和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
3.训练学生野外调查、标本采集等基本技能和生态学工作方法。
4.引导学生在自然界中关注生命现象、发现科学问题,培养其从事野外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中生物类群的形态多样性,学会用规范的形态属于描述动物和植物类群或个体。
2.认识生物界的物种多样性,掌握重要类群的分类学特征,识别常见的或代表性的动物、植物、大型真菌种类。
3.掌握动物及植物分类学基本方法,学会使用分类检索表和动、植物图谱等工具书鉴定动物和植物类群。
4.掌握动物、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并按要求采集、制作一定数量的标本;掌握微生物样本的野外采集方法。
5.掌握GPS定位仪、测距仪、望远镜、数码相机等野外工作常用器材的使用方法。
6.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学会样地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熟悉植被垂直分布规律,能对典型的植被类型做成判断。
7.参加自主选题的小课题研究,学习野外科学考察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是涵盖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等学科内容的综合型野外实习课程,野外教学时间不少于9天。
内容 | 学时 |
动物学: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鸟类野外观察,水生动物生境考察等。 | 18 |
植物学:微管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浮游植物调查等 | 18 |
微生物学:土壤和空气微生物样本采集,大型真菌调查等 | 6 |
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植物群落调查与访花昆虫检测,植被考察,野生动物红外检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见习等 | 12 |
野外科学研究:自主选题的小课题研究训练 | 18 |
四、教材与参考书
1.王建波(主编),汪小凡,谢志雄,杜润蕾,吴中华,杜巍,王大型:《神农架野外科学考察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汪小凡(主编),杜巍,魏星,潘明清:《神农架常见植物图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谢志雄(主编),董立坤,朱小明,黄诗笺:《神农架常见动物图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五、考核方式
1.野外实习报告(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完成):60%
2.野外科学研究小课题论文(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完成):10%
3.野外实习中采集、制作的标本:30%
附:神农架野外实习基地主要野外考察路线
1.天生桥:海拔900~1200m。考察常绿阔叶林植被,采集植物标本,考察和采集水生植物。
2.神农祭坛:海拔约1000m。考察珍稀、濒危植物和药用植物,采集昆虫标本。
3.漳宝河谷:海拔1100~1500m。考察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采集植物和昆虫标本。
4.官门山:海拔1100~1400m。参观自然展览馆,学习动植物标本制作,考察珍稀动物和植物。
5.木鱼坪-香溪源:海拔1200~1300m。学习植物和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学习木本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6.红坪画廊-野马河:海拔1500~2000m。考察珍稀濒危植物,采集昆虫记水生动物标本。
7.燕子垭:海拔约2200m。考察鸟类生境与行为生态,考察原始森林,采集原始森林中的植物标本好土壤微生物样本。
8.小龙潭-金猴岭: 考察落叶针叶林及珍稀动物生境。
9.板壁岩-神农顶:海拔2200~3100m。考察亚高山草甸,学习草本植物群落调查及昆虫访花活动检测方法,采集草甸和原始森林中的微生物样本。
10.大九湖:海拔约1700m。考察亚高山湿地,采集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和大型真菌和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