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开放实验项目
|
序号
| 子项目名称
| 实验类型
| 实验学时
| 实验人数
| 实验课名称
|
1
| 探究海金沙可育叶片和不可育叶片的形态差异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2
| 探究蛇莓腺毛与非腺毛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对环境的适应性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3
| 蔷薇科中四个亚科叶的叶形及内部结构的分析比较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4
| 贯众植株形态(高度,叶形,叶全缘或有锯齿等)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5
| 酢浆草的传粉方式
| 综合
| 24
| 5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6
| 酢浆草叶的形态差异与小叶萎缩现象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7
| “探究”阔叶和狭叶十大功劳显微结构的区别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8
| 鳞毛蕨科植物的植株形态和生境分布特点及资料查询其利用价值
| 综合
| 24
| 3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9
| 探究四季秋海棠双性花向单性花转变过程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10
| 紫叶酢浆草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和其昼夜开闭现象
| 综合
| 24
| 6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11
| 探究爬山虎在不同环境下的攀爬能力及其原理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12
| 红花酢浆草开闭机制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13
| 探究薄荷特殊气味的发生与功能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14
| 比较不同唇形科植物花结构的异同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15
| 探究苔藓类植物在不同树干上的生长情况及原因
| 综合
| 24
| 3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16
| 酢浆草的传粉
| 综合
| 24
| 5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17
| 探究两种亲缘相近植物的传粉方式
| 综合
| 24
| 3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18
| 探究白花紫露草与其传粉者之间的关系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19
| 比较探究红花酢浆草和大花酢浆草形态结构及其各自的生存优势分析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20
| 黄花酢浆草和红花酢浆草形态结构差别对于其繁殖后代的能力有何影响?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21
| 探究络石攀缘结构的形成及不同攀缘植物攀缘结构的比较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22
| 探究构树叶列缺叶形态解剖统计及环境原因分析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23
| 探究红花酢浆草不同器官浸取液对其他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24
| 几种观叶植物与其原种或近似种的叶片比较解剖与色素分析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25
| 比较几种植物的输水效率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26
| 平车前与北美车前的比较研究及其形态变异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27
| 蕨类植物叶表皮的微观形态研究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28
| 探究纸层析法中各色素条带形状形成原因
| 综合
| 24
| 5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29
| 探究红叶石楠叶片颜色变化同气温的关系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30
| 不同种荚蒾属植物在繁殖方面的投入与收入
| 综合
| 24
| 3
| 植物生物学实验
|
31
| 草履虫的采集分离培养种的形态学鉴定及接合生殖的研究
| 综合
| 40
| 4
| 动物生物学实验
|
32
| 软体动物齿舌的制备与分析
| 综合
| 15
| 32
| 动物生物学实验
|
33
| 虾体色调节实验
| 验证
| 12
| 40
| 动物生物学实验
|
34
| 石头下的生命
| 验证
| 16
| 16
| 动物生物学实验
|
35
| 小鼠走迷宫
| 验证
| 15
| 16
| 动物生物学实验
|
36
| 蛙的系列实验
| 验证
| 12
| 12
| 动物生物学实验
|
37
| 鸟的骨骼标本制作
| 验证
| 12
| 8
| 动物生物学实验
|
38
| 蛙骨骼标本制作
| 综合
| 12
| 4
| 动物生物学实验
|
39
| 鱼的骨骼标本制作
| 验证
| 12
| 24
| 动物生物学实验
|
40
| 大鼠的骨骼标本制作
| 验证
| 12
| 12
| 动物生物学实验
|
41
| 鸟类群体栖息地及生态调查
| 验证
| 20
| 4
| 动物生物学实验
|
42
| 多足动物的采集分类与土壤无脊椎动物的群落调查
| 综合
| 12
| 17
| 生态学实验
|
43
| 环境样品大肠杆菌及粪大肠杆菌检测
| 综合
| 9
| 24
| 微生物学实验
|
44
| 受试菌鉴定试验(平板划线、斜面接种及综合鉴定)
| 综合
| 9
| 174
| 微生物学实验
|
45
| 果蝇伴性遗传及三点试验
| 综合
| 18
| 167
| 遗传学实验
|
46
| 环境污染的微核检测技术
| 综合
| 21
| 167
| 遗传学实验
|
47
| a-萘乙酸对对绿豆种子萌发和根生长的影响
| 综合
| 36
| 4
| 植物生理学实验
|
48
| 赤霉素和光对绿豆种子萌发胚根的影响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理学实验
|
49
| 植物生长物质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理学实验
|
50
| 赤霉素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理学实验
|
51
| 赤霉素对绿豆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理学实验
|
52
| 生长素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综合
| 24
| 4
| 植物生理学实验
|
53
| 一年级科研训练计划——RNA病毒课题组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54
| 利用VSV解析PAG GABA能神经元下游输出网络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55
| 基于神经网络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和与非中和抗体分类预测模型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56
| 光照对混合营养紫萍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淀粉和蛋白)的影响
| 综合
| 200
| 2
| 科学研究训练
|
57
| HSV在解析大脑神经环路中的应用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58
| SARS-CoV-2核衣壳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59
| 从单细胞水平研究HIV感染导致机体免疫代谢变化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60
| 利用多片段重叠PCR和重组技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61
| 人源CT55的原核表达
| 综合
| 200
| 2
| 科学研究训练
|
62
| 假单胞菌1P菌株苯并芘降解特性的研究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63
| Candida tropicalis JH8苯酚羟化酶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对酶活性的影响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64
| 2021iGEM杀灭部分
| 综合
| 200
| 3
| 科学研究训练
|
65
| KSHV 解旋酶(ORF44)晶体学研究与单克隆抗体制备
| 综合
| 200
| 4
| 科学研究训练
|
66
| 2021 iGEM 基因敲除部分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67
| 2021iGEM定向进化部分
| 综合
| 200
| 2
| 科学研究训练
|
68
| 利用蛋白过表达方式强化大肠杆菌β氧化能力(2021iGEM)
| 综合
| 200
| 3
| 科学研究训练
|
69
| 扎布耶盐湖嗜盐细菌鉴定及胞外蛋白酶的研究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70
| 探究低温胁迫对白菜感官品质的影响
| 综合
| 200
| 3
| 科学研究训练
|
71
| 耐盐微生物胞外蛋白酶提取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72
| 陈士云、胡杨波组一年级科研训练计划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73
| 一年级科研训练计划 分子病毒学及生物工程技术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74
| 基于芽孢杆菌科的南方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研究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75
| 一年级科研训练计划
| 综合
| 200
| 2
| 科学研究训练
|
76
| 一年级科研训练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77
| 一年级计划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78
| 探究NEK3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79
| 一年级科研训练计划-系统病毒学学科组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80
| 探究NSs介导的细胞核内物质降解的途径-一年级科研训练计划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81
| 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治疗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82
| 虫媒病毒媒介控制学科组 一年级科研计划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83
| 塑料分解微生物的筛选
| 综合
| 200
| 4
| 科学研究训练
|
84
| 细菌细胞分裂和细胞壁合成抑制剂的筛选
| 综合
| 200
| 4
| 科学研究训练
|
85
| 探究KDM5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靶基因及生物意义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86
| 通过转座子文库筛选鉴定铜绿杆菌抗噬菌体系统
| 综合
| 200
| 3
| 科学研究训练
|
87
| 枯草芽孢杆菌调控分裂起始蛋白的探究
| 综合
| 200
| 3
| 科学研究训练
|
88
| 探究A类PBP在细菌肽聚糖合成的过程中的作用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89
| 嗜热菌来源的新型Cas9的功能表征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90
| miRNA调控水稻康褐飞虱的分子机理研究
| 综合
| 200
| 2
| 科学研究训练
|
91
| 衰老对小鼠肝脏线粒体昼夜节律紊乱的机制研究
| 综合
| 200
| 3
| 科学研究训练
|
92
| ULK3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研究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93
| 胡颓子属1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和传粉学意义
| 综合
| 200
| 2
| 科学研究训练
|
94
| SRPK1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研究
| 综合
| 200
| 2
| 科学研究训练
|
95
| 探究小分子肽RALF33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96
| IRE1α在不同应激状态下的细胞定位
| 综合
| 200
| 3
| 科学研究训练
|
97
| 羊朊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提纯
| 综合
| 200
| 2
| 科学研究训练
|
98
| 人内胚层分化关键lncRNA lncL的调控机制初探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99
| 敲低Sam50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心衰应答的机制研究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100
| 探究Rad55、Rad57蛋白以及Shu复合物参与同源重组时涉及的蛋白互作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101
| 胆固醇运输相关基因功能研究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102
| 拟南芥两个线粒体内膜蛋白互作的研究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103
| 利用crispr/cas13d的抗病毒策略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104
|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非结构蛋白nsp14核酸外切酶的功能研究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105
| 花生白藜芦醇合酶PNRSC基因诱导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基因拟南芥的广谱抗菌能力研究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106
| 活细胞病毒荧光标记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107
| STYXL1基因敲除细胞系的构建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108
| 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通路的体外重构与无细胞药物筛选平台建立的初探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109
| 稳定表达Vrk2(vaccinia related kinase 2 )基因的293T及HCT116细胞系的构建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110
| POPIAttnNet:基于注意力机制的MHC结合肽免疫原性预测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111
| 细尖狼蝎毒素多肽LmTxLP2基因的人工合成以及原核表达研究
| 综合
| 200
| 1
| 科学研究训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