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苏——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
转载:生科快讯 2025年03月03日
闫苏,生命科学学院 2021 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综合GPA3.97,年级排名第一,多次获评国家奖学金,获2024年度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学术上,她潜心科研,在科创项目中敢于尝试不同研究方向,曾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合成生物学竞赛国家金奖等国家级奖项3项与省级奖项2项,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在投。生活中,她躬耕实践,连续多年担任班级团支书、参与组织国际学术会议,所在实践团队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一、勤学善思,脚踏实地
本科期间闫苏同学目标清晰、潜心学习,目前已完成本科阶段要求的67门课程修习,60门90分以上,专业课程全满绩,GPA 3.97/4.00,推免及综合绩点排名均1/145。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甲等奖学金及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荣获2024年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
闫苏现已取得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直博资格,未来将继续在生科院致力于探寻染色质高级结构与人类疾病的奥秘,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学以致用,砥砺前行
在科研的广袤天地中,闫苏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开拓新的研究方向。积极参加科创竞赛,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2项。她带领的科研创新项目《基于环化重组策略开发的双rAAV扩容递送系统及应用》,融合合成生物学思想,自主设计重组腺相关病毒扩容策略,经过分子设计的多次迭代与细胞、动物实验的多轮筛选验证,其实验进展突破了神经生物学领域病毒工具递送容量有限的重大瓶颈,成功应用于神经环路结构与功能解析,为神经科学基础研究做出积极贡献,荣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国家级一等奖、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省级结题。参与一项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组合方法》在投。
她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与科研成果转化,作为主力队员探索量子点抗体检测新方法的研发应用,实现“一滴血,五分钟”高效快速指示抗体含量,为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赛道)国家级三等奖。
她作为队长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探究细菌生命运动的本质,提升大肠杆菌鞭毛运动能力,其改造菌株在游动比拼中九战九胜,获合成生物学竞赛国家金奖暨唯一大奖。
她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实验水平与专业能力,深入剖析多种模式生物结构并总结实验操作方法,获湖北省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
三、积极实践,服务社会
学术之外,闫苏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践行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她曾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实践调研队,足迹遍布三省二十一地,团队被评为2023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同时,她协助组织了ASBMB-BSC表观遗传学国际会议,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作为班级团支书和23级学生班主任,她引领班集体不断前进,所在班级保研率超过50%,多次获评星级班集体。闫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责任与奉献,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道阻且长,行则将之;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这是闫苏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一路走来,她非常感恩总是无私给予帮助的家人、老师和同学们,也感谢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自己。放眼未来,她也将在科研道路上继续努力,继续在生命科学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芒!
宝钢奖学金由宝钢教育基金会设立,其中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金额为2万元/人,全国共计25个名额。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已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来源 | 生命科学学院
排版 | 郭鑫宇